河南经济观察网讯: 营造具有人才、技术、资本和市场吸引力的宽松创新创业环境,释放市场创新创业活力,是示范区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,是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的重要保障。
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金处处长 郜俊玲
鱼乘于水,鸟乘于风,草木乘于时。环境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土壤。营造具有人才、技术、资本和市场吸引力的宽松创新创业环境,释放市场创新创业活力,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,是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的重要保障。
改革行政管理体制,优化创新创业政务环境。创新活动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,具有先导性、突破性、跨界融合等特征,目前以准入前环节审批管理为主的限制型、僵化式的管理模式,难以适应创新带来的新模式、新业态等新经济发展要求,制约了创新创业主体的活力。必须改革行政管理方式,建立健全清单管理制度,消除行政审批中部门互为前置的认可程序和条件,完善事中事后监管,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。完善政务服务平台,深化商事制度、“多规合一”等改革,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,为示范区创新创业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。
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优化创新创业市场环境。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撑系统和重要内容,是集聚创新要素、激发创新活力、转化创新成果、推动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。要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,提供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,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;建设开放高效的科技要素市场,促进技术市场和科技服务业繁荣发展,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,形成要素集聚、载体丰富、服务专业、资源开放的创新创业良好生态。
加强政策扶持引导,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。创新活动投入多、风险大,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强化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服务和政策支持。在科技金融结合、科技成果转化、高端人才引进等重点领域,进行政策先试先行,加快形成“1+N”政策体系。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,构建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,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支持创新创业。推动金融与科技结合,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,建设适应创新创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,建立符合创新创业规律的投融资机制。
营造开放创新氛围,优化创新创业人文环境。创新活动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错、吐故纳新的过程,会有风险和失败,要求开放和包容。要建立有序竞争、法治健全、保护产权的市场体系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。建立创新容错免责机制,形成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制度、政策、法律环境。促进文化开放融合,营造开放合作、多元发展、宽容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,使鼓励创新创业、支持创新创业、投身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价值取向。
(责编:雷虹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