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经济观察网讯:

2016年9月20日上午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来到郑州大学,给学校师生上了一堂题为《增强“四个自信” 树立正确“三观”》的党课,河南日报金水河客户端独家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。谢伏瞻书记在党课中引用的众多名言、警句和典故,引发了观看直播的网友们的热议。这些名言、警句和典故都出自何处?金水河客户端独家整理,与大家共同分享。
一、谈到青年人青春洋溢,朝气蓬勃,正是在人生中大展宏图的好时机时,谢伏瞻引用了:
1、“世界是你们的,也是我们的,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。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,正在兴旺时期,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。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。”
——毛泽东 (1957年11月17日,毛泽东在莫斯科对中国留学生的讲话)
二、谈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时,谢伏瞻引用了:
2、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南西北风”。
——郑燮(清代诗人)
原文:
《竹石》
郑燮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三、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科学的,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,谢伏瞻引用了:
3、“我坚信,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,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。”
——邓小平
四、谈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,谢伏瞻引用了:
4、“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,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。”
——毛泽东(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)
五、谈到西方所谓的“民主制度”时,谢伏瞻引用了:
5、“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,其实他们大大弄错了。他们只是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是自由的,一旦议会选举完毕,他们就是奴隶,什么都不是。”
——法国·卢梭 《社会契约论》
六、谈到西方制度模式在其他国家不适用时,谢伏瞻引用了:
6、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。
——晏子 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原文: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第六》
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
七、谈到一个国家应该采用何种制度时,谢伏瞻引用了:
7、“鞋子合不合脚,自己穿了才知道”。
——习近平
原文:2013年3月23日,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《顺应时代前进潮流,促进世界和平发展》的重要演讲。指出:“鞋子合不合脚,自己穿了才知道。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,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。”
八、谈到一个国家、民族如果放弃自己的文化和信仰时必然会面临的危险时,谢伏瞻引用了:
8、“灭人之国,必先去其史。”
——龚自珍《古史钩沉论》
原文: “灭人之国,必先去其史;隳人之枋,败人之纲纪,必先去其史;绝人之材,湮塞人之教,必先去其史;夷人之祖宗,必先去其史。”
九、谈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应坚持自己的文化自觉自信时,谢伏瞻引用了:
9、“目前中国的发展,在借鉴世界先进技术与文化的同时,更应当着眼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,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”
——包弼德 (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)
十、谈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涵时,谢伏瞻引用了:
10、“国而忘家,公而忘私”
——《汉书·贾谊传》 东汉·班固
原文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11、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
——宋 ·陆游《病起书怀》
原文:
《病起书怀》
陆游
“病骨支离纱帽宽,孤臣万里客江干。
位卑未敢忘忧国,事定犹须待阖棺。
天地神灵扶庙社,京华父老望和銮。
出师一表通今古,夜半挑灯更细看。”
12、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
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原文:“其必曰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。”
13、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
——林则徐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原文:
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》
林则徐
力微任重久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?
谪居正是君恩厚,养拙刚于戍卒宜。
戏与山妻谈故事,试吟断送老头皮。
14、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
——梁启超
原文出处: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得《日知录·正始》中提出的概念,背景是清军入关。原句是:“保国者,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;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。”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,出自梁启超。
十一、谈到我国传统的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治国理念时,谢伏瞻引用了:
15、 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
——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
原文: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,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16、“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”
——《周书·泰誓上》
原文:天矜于民,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。
17、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”
——《论语·尧曰》
原文:
子曰: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君子无众寡,无小大,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
18、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
——《孟子》
原文:
孟子曰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,得乎天子为诸侯,得乎诸侯为大夫。诸侯危社稷,则变置。 牺牲既成,粢盛既洁,祭祖以时,然而早干水溢,则变置社稷。”
19、“严以治吏、宽以养民、藏富于民”
——清·王夫之 《读通鉴论》
原文:“严以治吏、宽以养民”
20、“天下之治乱,在万民之忧乐”
——黄宗羲 《明夷待访录》
原文:“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万民之忧乐。”
十二、谈到中华民族历来有变革求新的文化传统时,谢伏瞻引用了:
21、“终日乾乾,与时偕行”
——《周易·乾·文言》
22、“革故鼎新”
——唐·张锐《唐中书令梁国公姚崇神道碑铭》
原文:“夫以革故鼎新;大来小往;得丧而不形于色;进退而不失其正者;鲜矣!”
23、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
——《周易·系辞下》
24、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
——《大学》
十三、谈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、百折不挠、坚韧奋斗的进取精神时,谢伏瞻引用了:
25、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
——《周易》
原文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26、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
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原文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十四、谈到中华文化就是一种注重修德的文化时,谢伏瞻引用了:
27、“厚德载物”
——《周易·坤》
原文:“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28、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
——《论语-卫灵公》
原文: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
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29、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
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原文:子贡曰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”
子曰:“何事于仁,必也圣乎!尧舜其犹病诸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
30、“上善若水”
——《老子》
原文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
31、“以德赢民心”
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原文:“以力假仁者霸,霸必有大国;以德行仁者王,王不待大。汤以七十里,文王以百里。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诗云:‘自东自西,自南自北,无思不服。’此之谓也。”
十五、谈到我国古代以大同之世为核心的社会理想时,谢伏瞻引用了:
32、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举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……是谓大同”
——《尚书•礼记》
十六、谈到中华文化因开放包容而出彩、因推陈出新而鲜活时,谢伏瞻引用了:
33、“胡服骑射”
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
原文: “今吾(赵武灵王)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。”
34、“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,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。从这时起,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,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。”
——毛泽东
十七、谈到当今世界,要说哪个政党、哪个国家、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,那中国共产党、中华人民共和国、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时候,谢伏瞻引用了:
35、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”
——毛泽东
原文:
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有这样的批注:水击:游泳。那时初学,盛夏水涨,几死者数。一群人终于坚持,直到隆冬,犹在江中。当时有一篇诗,都忘记了,只记得两句: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。
“会当水击三千里”——典故出自《庄子》,是说定能施展鲲鹏之志。
十八、谈到大学生应该追求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时,谢伏瞻引用了:
36、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
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原文:子曰:‘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
37、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”
——唐·刘禹锡《竹枝词·莫道谗言如浪深》
原文:
《竹枝词·莫道谗言如浪深》
刘禹锡
莫道谗言如浪深,莫言迁客似沙沉。
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
38、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
——北宋·张载 《张子语录·中》
39、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”
——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
原文:
《沁园春·长沙》
毛泽东
独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头。
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。
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
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
携来百侣曾游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。
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
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
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
十九、谈到每个国家、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、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坚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时,谢伏瞻引用了:
40、“一德立而百善从之”
——杨时 (宋代理学家)
41、“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”
—— 《周易· 易象》
原文:象--曰:风雷,益;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42、“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,资以乐其无涯之生”。
——李大钊 《新青年》
(责编:雷虹雨)